贺州机械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械设备厂家

禾多科技受邀演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展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loPilot【资讯】

2023年03月17日 贺州机械设备网

近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禾多科技作为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受邀在大会期间进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示范演示,展示其面向量产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loPilot。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化赛事之一,吸引了国内外84支知名高校和企业机构的队伍报名参赛。

在比赛的同时,为展示自动驾驶领域最先进的研发和应用成果,大赛还专门安排了示范演示环节。禾多科技是本次唯一受邀进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示范演示的企业。

禾多科技展示的是其自主研发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loPilot。此次动态演示,行驶里程约15公里。演示过程中,HoloPilot操控车辆顺利完成了车道保持、自动跟车、主动换道等一系列操作,并在面临拥堵、前方出现故障车辆等突发状况时,表现得游刃有余,为接下来的挑战赛创造了一个精彩的开局。

装载了HoloPilot的车辆,在外观上与普通量产车几乎没有区别,很难看出是一辆自动驾驶车辆,尤其是车顶上没有安装高线束激光雷达,与参加挑战赛的车辆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现场引发了众多参赛者和专业人士的好奇和围观。这是因为HoloPilot是一套面向量产的方案,采用的所有硬件都是低成本、符合车规的设备。以传感器为例,系统采用了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低线束激光雷达等组成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摒弃了昂贵且不合车规的高线束激光雷达,从而使整套方案更接近落地应用标准。

据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介绍,禾多科技已经开启了针对高速公路的大规模路测。今年4月,禾多科技在京沪高速上完成了往返总里程达2400公里的长距离测试,其间HoloPilot完成了夜间行驶、进出隧道等高难度动作。另外,禾多科技还获得了江苏省智能

倪凯表示,大规模测试是自动驾驶实现量产落地的必经之路。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真实道路环境中验证算法,并通过海量测试积累面对各种特殊、极端场景下的真实数据,训练算法,推动系统迭代升级,使系统进化得更为智能和安全。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的世界智能驾驶论坛上,倪凯发表了题为“中国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道与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禾多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坚定地选择了在量产落地的过程中迭代发展的路线,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发挥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技术能力,切入L3、L4的限定场景,进而未来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运营。公司目前已经推出了聚焦高速公路场景的HoloPilot和聚焦“最后一公里”代客泊车场景的HoloParking两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关于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是指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自动化的、高度集中控制的列车运行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列车自动唤醒启动和休眠、自动出入停车场、自动清洗、自动行驶、自动停车、自动开关车门、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并具有常规运行、降级运行、运行中断等多种运行模式。实现全自动运营可以节省能源,优化系统能耗和速度的合理匹配。

自动驾驶系统要求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在互联互通、安全、快捷、舒适性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控制和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地车之间实现大容量、双向的信息传输,为高密度、大运量的地铁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可能。

发展现状

国外

在自动驾驶汽车研究方面,非汽车厂商表现抢眼,以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在2010年,谷歌公司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到目前为止,谷歌已经申请和获得了多项相关专利,其无人驾驶汽车于2012年获得牌照上路,总驾驶里程已经超过了48.3万千米,并且几乎零事故发生率。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外部装置的核心是位于车顶的64束激光测距仪,能够提供200英尺以内精细的3D地图数据,无人驾驶车会把激光测到的数据和高分辨率的地图相结合,做出不同类型的数据模型以便在自动驾驶过程中躲避障碍物和遵循交通法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用于发现障碍物,识别街道标识和交通信号灯。GPS模块、惯性测量单元以及车轮角度编码器用于监测汽车的位置并保证车辆行驶路线。汽车前后保险杠内安装有4个雷达传感器(前方3个,后方1个),用于测量汽车与前(和前置摄像头一同配合测量)后左右各个物体间的距离。在行进过程中,用导航系统输入路线,当汽车进入未知区域或者需要更新地图时,汽车会以无线方式与谷歌数据中心通信,并使用感应器不断收集地图数据,同时也储存于中央系统,汽车行驶得越多,智能化水平就越高。

奥迪自动驾驶系统使用两个雷达探头、八个超声波探头和一个广视角摄像机,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按照导航系统提供的信息,在最高60km/h的速度以下自主转向、加速和刹车,实现完全的自主驾驶。搭载奥迪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可以在交通拥挤的城市中起停自如,转向操作也十分灵活。在高速行驶中,能够及时根据前方车距来调整自己的速度。当前方出现险情时,奥迪自动驾驶车型能够及时刹车。

德国汉堡IBEO公司早在2007年开发了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内安装的全球定位仪将随时获取汽车所在准确方位。隐藏在前灯和尾灯附近的激光雷达随时“观察”汽车周围200码(约183米)内的道路状况,并通过全球定位仪路面导航系统构建三维道路模型。它能识别各种交通标识,保证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安全行驶,安装在汽车后备箱内的计算机将汇总、分析两组数据,并根据结果向汽车传达相应的行驶命令。

国内

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制开发,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距离,但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都有过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项目。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一汽联合研发的红旗无人驾驶轿车高速公路试验成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建立了无人驾驶车研究平台,实现环境感知,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路径规划及底盘控制等功能的集成,从而使自动驾驶车具备自主“思考-行动”的能力,使无人驾驶车能完成融入交通流、避障、自适应巡航、紧急停车(行人横穿马路等工况)、车道保持等无人驾驶功能。另一方面,为了促进自动驾驶系统技术创新,中国“未来挑战”无人驾驶车比赛受到更多的重视,对车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包括更为实际的模拟环境,和更加复杂的控制要求。

大观杂志社网站

数字通信世界

实用妇科内分泌

中国食品杂志社网站